【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电话:0871-64605529、13529170082】
导读
一到过年说起压岁钱,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自古以来,中国春节都有收发压岁钱的习俗,但这压岁钱到底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一直都有争议,有的人认为压岁钱理所当然归孩子个人,父母只是代管;而有的人认为压岁钱本质上是“礼尚往来”的产物,是父母给出去后又收回来的,所以当然是属于父母的。小编今天就告诉大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压岁钱到底是谁的。
案例
案例一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蔡某的孩子一岁多,除了月子里请了月嫂外,之后全是她一个人在带。今年春节,孩子拿了3.5万的压岁钱,蔡某说带孩子太辛苦了,她打算把这笔钱吞了买名牌包,型号都看好了,买个包包是对自己的奖励。
案例二
据今日头条消息,云南一学生的父母离婚,其跟随母亲生活,2016年7月,该生考上了昆明一所大学,因其父母矛盾和隔阂太深,双方都不愿主动承担其上大学的费用。于是该生在其奶奶的支持下将父母诉至法院,讨要5.8万元压岁钱交学费。
压岁钱的性质——给予压岁钱的行为应该定性为民法上的赠与,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压岁钱的行为本质上构成一方纯获利益的赠与合同,一方接受了压岁钱,此赠与合同就视为成立。也就是说,压岁钱是属于受赠方财产。
压岁钱的处置——被监护人受赠与的财产是其合法财产,这些财产,监护人只有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才能处分,否则处分行为便不具效力。《民法总则》对此有具体的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小编说
收发压岁钱是一种从古至今的风俗习惯,最主要的是因为压岁钱代表着美好的祝愿与吉祥的祝福,小编祝愿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引用声明】:本文中的案例来自于中国新闻网及今日头条;法律法规来源文中已标注;图片和漫画来自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