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电话:0871-64605529、13529170082】
案情简述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10月9日,天津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两名男子李某和王某,二人在上网时无意间看到了售卖二手捐赠投放箱的信息,认为这是一条快速致富的道儿,便从网上购买了50个喷涂“环保公益”等字样的二手捐赠投放箱,分别放置在天津市其他区的高档小区中,然后定期取走居民捐赠的旧衣物,再以废旧布料的形式变卖。而且,二人多次窜至市区居民小区内,盗窃其他慈善机构捐赠投放箱内的衣物变卖。目前,李某和王某因涉嫌盗窃已被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冒牌捐赠投放箱已全部被依法查扣。
以案释法
一、两男子盗窃其他慈善机构捐赠投放箱内的衣物变卖,涉嫌盗窃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两男子在小区内放置虚假的衣物捐赠箱,谎称回收,实际却自行贩卖牟利,涉嫌诈骗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应审核销售衣物捐赠箱的网络商家的相关资质。二手衣物捐赠有公益的属性,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赠予,因此小编认为相关行为应受到《慈善法》的约束。
例如:二手衣物捐赠箱应由经过审核批准的慈善组织来定制使用,他人不能私自定制;
对于网上售卖二手衣物捐赠投放箱的商家,应审核其是否有私人定制、销售二手衣物捐赠投放箱的资质;
销售商家对买家的身份、购买目的等也应设置相应的审核程序。
四、城管和物业应对街道或小区内衣物捐赠箱的设立承担审核准入的责任。如果确实为真实的公益慈善组织所放置,出现违法行为,城管、物业不需承担责任。但如果是假冒的公益组织或个人在大街、小区内放置虚假的二手衣物捐赠箱,以此牟利,城管、小区物业未经审核允许其设置或进入,发生违法行为,城管、小区物业需承担法律责任,被欺骗市民、业主可向城管、物业追责。
【引用声明】:本文中的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和漫画来自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