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电话:0871-64605529、13529170082】
据云南网消息,昆明市民郭某到昆明某银行存款10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一项业务,即存款3年可送一份超值理财保险。后郭某因为急用钱去支取存款时,才知道她的10万元存款已变成了“某放心理财终身寿险”保险,郭女士当即想解除合同,但银行告知她要支付1000多元的手续费用才行。
一、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在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时,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产品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
二、为了减少群众被销售人员误导购买保险产品案例的发生,今年5月30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购买银保产品时谨防混淆产品类型、夸大产品收益、隐瞒产品情况等销售误导行为。
如:1、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或将保险产品宣传为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机构共同开发的产品等,没有如实向消费者说明所推荐产品是保险产品。
2、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情况、经营状况以及过往经营成果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或对保险产品的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收益等,没有如实向保险消费者说明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等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
3、没有如实向保险消费者说明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隐瞒保险产品的除外责任,提前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费用扣除情况,犹豫期的起算时间、期间以及享有的权利等。
首先采取双方协商,消费者可以与办理业务的银行进行沟通协商处理;
求助监管部门,如银保业务人员在推销保险时有违规之处,可向保险、银行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处理;
走诉讼途径,对于协商不成或经投诉后仍未解决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引用声明】:本文中的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和漫画来自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