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直播间23万买了一堆假翡翠,平台表示没办法维权!
 南博律师 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lv 11月15日

近日,南京汤先生花了23万多元与直播间主播线下交易了一批翡翠和字画,其中有11万多元买了近百件翡翠。经鉴定,这些翡翠都是假的,证书在网上根本查不到。直播间负责人称,这些证书确实是假的,翡翠也不是A货。但直播平台表示,因查不到交易记录,无法为汤先生维权。目前,汤先生已经报警,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正义网)

 

 




南博小编温馨提示大家,购物选择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在观看直播时应理智购物,购物后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如果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勇于借助法律手段维权。
据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介绍,当前直播带货问题多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部分商家或主播存在虚假、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商品存在着质量差、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导致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受损:
2、部分商家或主播为逃避平台交易安全监管,诱导消费者私下转账交易,发生纠纷后就“人间蒸发”,消费者售后权益没有保障;
3、消费者在直播渲染的焦虑气氛下冲动购物、大额消费,后续面临退换货不及时,导致购入大量无用商品的窘境;
4、直播带货营销模式与主播本人密切相关,经营者主体不明确,消费者无法确认维权对象,维权成本高。





维权建议


1、选正规平台,交易有保障
要选择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在其中要选择信誉度高、资质全的商家,并在平台链接内下单。下单前可以浏览历史直播记录,查看该主播有无违规行为。部分主播会诱导消费者在平台外,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直接转账付款交易,从而绕开平台监管,双方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成本会很高。
2、理智购物,量入为出
直播带货常见的营销手段就是利用时间节点的紧迫性,夸张优惠差价,渲染焦虑气氛,加之直播互动加剧了盲目跟风购物心理,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刺激性冲动消费。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首先确定购物清单避免冲动消费购买不需要的商品,下单前可以向主播询问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全面浏览商品评价、历史价格和功能表述,尤其是在页面角落用蝇头小字写的“特别提醒”,必要时还可以咨询客服,切勿盲目跟风购买。
3、保存证据,积极维权
消费者除了在购物过程中仔细向主播询问目标商品的各项参数、了解商家售后服务规则(尤其是退换货规则)外,购物后还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遇到问题首先及时联系商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最后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来源已在文中标注,部分内容来源于广州互联网法院,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图片

 

版权所有: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 | 电脑版
首页电话地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