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银保监局接连开出两张罚单,对中国光X银行信用卡中心和中国民X银行信用卡中心分别处以80万元罚款。
据公开信息显示,上述两家受罚银行均是因为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分别被罚款并责令改正。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据了解这两家银行被罚的金额甚至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罚款上限。这也从侧面说明,两家银行相关违法违规情节应该较为严重。(法制网研究院)
以案释法
暴力催收既包括暴力催收行为,也包括通过电话、短信威胁、骚扰等软暴力催收行为。信用卡的持卡人出现逾期时,银行采取暴力、恐吓、欺诈、威胁等不正当手段或采用其他违法违规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进行催收,均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从刑事责任的角度看,视催收者对相对人实施暴力的程度,暴力催收可能构成刑法上的寻衅滋事罪,催收非法债务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等。
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第三方主体出售或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或第三方主体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相关主体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威胁、恐吓持卡人对其进行催收,或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频繁致电催收,可能构成通过信息网络或通讯工具实施的“软暴力”犯罪手段,进而构成相应的犯罪行为。
从民事赔偿的角度看,公民的身体健康与通信自由是民法典保护的基本权利,持卡人在遭遇语言威胁、恐吓或使用“呼死你”等方式进行软暴力催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相关主体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或对身体、精神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面对暴力催收怎么办?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追讨债务,不得采取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方式。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追讨债务的,应当在书面协议中明确禁止受托人使用欠款中的追讨方式,并对受托人的催收行为进行监督。所以要是各位借款人在被催收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请放心大胆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第一步是主动协商,积极主动的与债主联系,向其说明未能及时还款的原因,表明自己的还款意愿及确实履行不能,请求对方的理解,再次约定好还款时间。
第二步是拿起法律武器,收集好上述证据后,视情况轻重来选择保护自己的方式,若对方暴力催收行为性质较轻,还没有对自己生活名誉等造成太大影响的,可以选择去互联网金融协会或贷款方所在地的金融主管部门投诉。若涉及人身威胁,有恐吓骚扰等较严重的行为,可以选择报警处理。若涉及侵害名誉,使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自己的相应损失。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