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是夫或妻一方在结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及财产性权利。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也可以对书面约定进行公证,这种约定及公证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内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并不是必须的,夫妻双方可以视情况选择是否做婚前财产公证。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明确财产归属,这样有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事后如若发生财产归属纠纷,公证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避免举证困难,同时婚前财产公证也有利于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可以避免“骗婚”,也能尽可能避免受对方婚前债务牵累。
所以南博小编更建议以下人群做婚前财产公证:
1、再婚家庭的情况,防止因为家庭财产分配、婚姻破裂而产生经济纠纷;
2、经商办企业的夫妇。通过婚前财产公证,可以理清楚夫妻之前的财产关系,还可以对公司股份和经营收益进行分配,避免日后财产纠纷,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3、购买房产准备结婚的年轻夫妻。针对婚前购置房产、汽车等价值较大的财产,可以通过婚前财产公证对财产的出资情况及归属做明确的约定;
4、一方或者双方负有婚前债务。通过婚前财产公证,可以约定一方的婚前债务应当由负有债务的一方偿还,避免婚后财产混同而被陷入诉讼纠纷;
5、高净值人群或家庭。通过婚前财产公证,做好婚姻财产的规划,避免日后婚变影响企业经营和代际财富传承;
6、男女双方家庭生活条件贫富差距悬殊。通过婚前财产公证,打消双方顾虑,让婚姻之路更纯粹。
如何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呢?首先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身份凭证: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已婚夫妻需带上结婚证,离异双方需携带离婚证、离婚协议、离婚判决书或离婚调解书);
2、与协议内容有关的财产凭证: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需提供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股权证等证明财产属性的相关材料;
3、相关协议文书,可由公证处代书;
4、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接谈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引用声明】本文法律法规来源于《民法典》,部分内容整理自百度百科,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