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片名中的“第二十条”具体指什么?电影《第二十条》指的就是刑法第二十条,也就是“正当防卫”条款。刑法第二十条明确指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有人把正当防卫制度称为“沉睡条款”,主要因为: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往往事实证据比较复杂,有的案件还缺少证据,导致在认定时会出现一些较大的争议;
受传统司法理念影响,司法人员不敢去适用;
很多人认为“死者为大,谁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客观上也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正义应该有自己的底气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主张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担当的道义力量,是一种凛然之气,一种社会正气。
当人们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过于苛责。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同时造成严重损害结果的才可能构成防卫过当。而且在制止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的暴力犯罪的时候,采取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伤亡的,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这些能够认定正当防卫的案件,我们不能人为设置条件,在对于起因、时间、对象、结果、限度等条件的判断,我们应该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设身处地地考虑防卫人的具体处境,能够认定正当防卫的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认定。既不能按照机械执法的惯性,套用法条,唯结果论,或者唯惯例论;也不能保守认定、模糊认定,明明应该法定不起诉的,而留有余地作出相对不起诉或者存疑不起诉。我们支持法的态度不清晰、不明确,法就不敢坚决地对不法说不,就可能会对不法让步和妥协,让不法的目的得逞,让正义无法得到弘扬。
【引用声明】本文部分观点整理自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办公室主任纪丙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刘哲,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