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寺景区公安分局,抓获了一个在法门寺盗窃的名校法学硕士。8月1日,宝鸡公安曝光了其盗窃的手法,引发关注!这名大学生看功德箱旁边没有人,悄悄撕掉寺院官方功德箱上的二维码,把自己的二维码粘贴上面,临走时候,还跪拜了3下。经过审讯得知,这名大学生已经在四川、重庆、陕西等三地的多个寺院盗窃钱财3万多元,而且在四川和重庆盗窃得逞,但是在陕西法门寺盗窃,却被抓获!(华商报)
以案释法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本案例中,该名法学硕士明知寺院功德箱中的钱财为公共财产,却通过更换二维码的手段将其据为己有,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且盗窃金额达 3 万多元,已构成盗窃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盗窃的数额、次数、手段等情节来确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本案例中,该法学硕士盗窃金额达 3 万多元,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同时,他在多地多个寺院多次实施盗窃行为,情节较为严重。
南博小编有话说:作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法学教育的硕士,本应深知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性,但他却知法犯法。这反映出其法律意识的淡薄和道德观念的缺失。尽管拥有丰富的法学知识,但在实际行动中未能将其转化为对法律的敬畏和对道德的坚守。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