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昆明一职业打假博主,在昆明某农贸市场购买了一斤当归和一斤三七,发现商家利用打粉机进行调包,将真三七替换成假三七粉。这名博主称自己在店里买了几斤三七,要求店主打粉,在打粉时机器发出的声音让他质疑。随后在这个店铺里,博主发现用来打粉的机器没有刀片,并且店铺内还有一条神秘的通道,疑似用来调包消费者购买的三七。这名博主往隔间外的粉碎机里投放三七原料,通过这个连接机器的通道,三七没有被打粉而是直接滚落下来。在这个隔间里,堆放着大量没有打粉的三七。博主拨打了12315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随后介入调查。(都市条形码)
以案释法
掉包三七粉的行为可能涉及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民事责任
• 欺诈赔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商家掉包三七粉,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
• 侵权赔偿:掉包后的三七粉如果质量存在问题,对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消费者还可以依据《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等。
行政责任
• 市场监管处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掉包三七粉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依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可责令商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例如,如果商家多次实施掉包行为或者情节较为严重,可能会面临较重的罚款处罚。
• 营业执照吊销:对于情节严重、多次违规或者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商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禁止其继续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刑事责任
• 诈骗罪:如果商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掉包三七粉的方式骗取消费者的钱财,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掉包后的三七粉属于伪劣产品,商家的行为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