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某某于2015年12月1日入职云南某公司,月保底工资为 2500 元,加上效益提成月最高工资为4800元,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但公司为其申报的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仅为2000元/月。2017年4月22日,Q某某因工受伤,后被评定为4级工伤伤残。该公司以低于职工实际工资的标准为Q某某申报缴费基数,明显违反了此项规定,导致Q某某在工伤待遇核算时受到影响,其应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工伤赔偿金额减少。经法院审理,公司未依法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的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Q某某因缴费基数不足导致的工伤待遇差额部分予以赔偿。(搜狐网)
以案释法
01.
社保缴存基数指的是企业计算社保费用时参照的月收入水平。根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这一基数通常取决于员工前一年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工资。即便工资水平较高,基数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以云南省为例,根据云南省人社厅等部门发布的通知,社保缴费基数采用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核定。
缴费基数上下限:
上限:2024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上限按2023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7177元的300% 确定,即21531元。
下限:2024 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下限按2023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7177元的60% 确定,即4306 元。
02.
理论上,工资和社保缴存基数应当保持一致。然而,在实践中,这二者的不一致并不总是等同于违法行为,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复杂因素。很多公司为了节省人力成本都会选择按照最低工资给员工缴纳社保。但全国各地区针对此情况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不同做法,如深圳市、天津市,有案例显示此情况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北京和浙江则有案例显示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所以,对于经济补偿的问题,各省市的执行情况不同,建议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