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挖银行土求“钱途”服务引发热议,浅析背后法律问题!
 近日,购物网站的热搜榜上出现 “打工人挖土求‘钱途’” 的词条,众多商家在电商平台提供 “代挖银行土” 等服务,“银行土” 取自银行门口花圃等地或大堂发财树花盆。商家称,银行是聚财之地,“银行土” 能发挥五行说中 “土生金” 的作用,为顾客催财生财。2 月 25 日,媒体报道揭露了多家社交平台、电商平台上有人将 “银行土” 标榜为能 “聚财” 的商品售卖,引发关注,多个平台次日已下架相关视频及商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以案释法




南博小编温馨提示,购买“代挖银行土”的行为并无科学依据,商家出售“银行土”的行为可能违反广告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甚至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具体分析如下:

01

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



商家宣称 “银行土” 能发挥五行中 “土生金” 作用为顾客催财生财,此类宣传涉及迷信内容。依据《广告法》第九条第八项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迷信内容 。商家通过包装普通土壤为具有 “招财” 功能的玄学商品,以迷信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严重违反了这一法律条款。在电商平台展示此类带有迷信性质的广告宣传,会误导消费者,扰乱正常的市场广告秩序,让消费者基于不科学、迷信的理念做出购买决策,损害了消费者基于真实、科学信息进行消费选择的权益。

02

涉嫌虚假宣传与欺诈消费者



商家将普通泥土包装成具有特殊功效的 “银行土” 并高价出售。从商品本质来看,“银行土” 与普通土壤并无实质差异,其所谓的 “催财生财” 功效毫无科学依据,商家虚构这一功效,符合虚假宣传的特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商家虚构 “银行土” 功效,让消费者误以为购买该商品能获得财运提升,支付高于普通土壤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极有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若消费者基于商家的虚假宣传购买了 “银行土”,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害,消费者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03

违反《城市绿化条例》



商家获取 “银行土” 的途径多是银行门口花圃、大堂发财树花盆中的土壤,部分是从银行附近绿化带挖掘。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商家挖土行为极有可能对城市绿化造成破坏,影响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即使银行大堂内的发财树花盆土壤,若未经银行许可私自挖掘,也侵犯了银行对其内部物品的管理和所有权。对城市绿化设施的破坏,不仅损害了城市的美观形象,还增加了市政部门维护绿化的成本,违反了保护城市绿化的相关法律要求。

04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部分商家要求消费者提供房屋格局、大门朝向甚至更为私密的个人信息的照片,从法律层面看,消费者的这些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商家在未明确告知用途、未经消费者有效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此类信息,违反了《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民法典》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商家不合理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将这些信息泄露、滥用的风险,一旦信息泄露,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骚扰电话、诈骗信息甚至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版权所有: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 | 电脑版
首页电话地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