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动态>云南版纳一酒店被开10万元“反恐罚单”,到底怎么回事!?

云南版纳一酒店被开10万元“反恐罚单”,到底怎么回事!?

 案情简述

4月2日,景洪市江北街道一酒店收到10万元“反恐罚单”。自2024年6月以来,该酒店因未按照规定如实登记住宿人员信息,被景洪市公安局江北派出所责令整改,并告知该酒店负责人如再次违反规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处罚。2025年3月9日,江北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再次发现该酒店依然存在未按规定登记住宿人员信息的违法行为,景洪市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依法对该酒店给予罚款10万元的处罚。警方提示,对住宿旅客进行实名登记,执行住宿实名制是酒店经营者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腾讯新闻)


以案释法



实名登记义务的法律规定解读




《反恐怖主义法》要求住宿业务经营者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不得提供服务。这一规定是基于反恐和公共安全的考量,通过准确掌握人员信息,能够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快速追踪相关人员,为调查和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酒店未按规定登记住宿人员信息,违反了这一明确的法律要求,破坏了反恐防范的信息链条,增加了社会治安风险。


“反恐罚单“的性质与影响




“反恐罚单”属于公安机关等主管部门依据《反恐怖主义法》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公民和法人作出的行政处罚。收到 “反恐罚单” 并不意味着被处罚人直接参与了恐怖行为,但反映出其行为对反恐工作造成了阻碍或潜在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高额罚款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信誉和正常经营。例如,此次被罚款的酒店,在声誉方面可能会受到负面评价,导致客户流失,同时在后续的经营中,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南博小编提醒




公民与企业在反恐工作中有应尽的义务,《反恐怖主义法》明确每位公民都有协助、配合反恐工作的义务,如遇到涉恐信息应积极举报。对于企业来说,像酒店这类经营场所,严格落实实名登记等安全防范措施,是履行反恐义务的具体体现。企业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防范恐怖主义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7617号-1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望江路希望汇耍街8栋3层

电话:0871-64605529 传真:0871-64605529 网址:www.nanbolvshi.com E-mail:2450790741@QQ.com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