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动态>南博漫谈丨因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密薪制”到底该不该?

南博漫谈丨因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密薪制”到底该不该?

 南博律师 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lv       7月3日



导语




图片

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最近,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一些HR看来,薪酬公开后,工资有高有低,容易引起员工间的攀比,进而可能造成内部矛盾。曾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阿宁(化名)就告诉记者,他曾经的公司新招的员工因自带“资源”,基础工资比业务骨干要高。业务骨干得知后气不过,一番闹腾后带着团队出走。“我现在的单位就明确提出,打听工资是‘高压线’。”(工人日报)

01


“密薪制”是否合法?

所谓“密薪制”,是指企业内部从经营者、管理者到劳动者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等)都是保密的,工资单不公开,相互不得询问。密薪制与“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等法律要求并无本质冲突,法律亦未禁止,本身不违法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而且法律上也没有相关规定禁止密薪制。密薪制属于公司管理的范畴,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不大,用人单位采用“密薪制”,在保护员工隐私、防止员工相互攀比、减少员工冲突流失、便利企业管理上确有优势。在合理范围内法律应予尊重,订约双方也应当受此约束。前提是双方平等协商签订了相关协议,或经民主程序制定了相关制度。密薪不代表完全保密,其中薪酬制度、等级、标准必须完全公开,让员工清楚公司的工资结构、自己的岗位等级以及岗位等级所对应的薪酬标准。工资制度的制定或修改,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平等协商来确定。

02


因打听工资被开除,是否合法?

需根据具体事件来判定,如果员工打听同事工资并无任何恶意,难以表明其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行为,公司也难以证明此行为给其造成重大损害,那么,公司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就是不成立的。 

南博小编认为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但不能随意就做出开除、扣工资等处罚,以至于构成劳动违法,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图片

搜索“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7617号-1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望江路希望汇耍街8栋3层

电话:0871-64605529 传真:0871-64605529 网址:www.nanbolvshi.com E-mail:2450790741@QQ.com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