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律所的“新”
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于2024年9月搬迁至希望汇片区,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舒适优雅的办公桌椅,现代风格的办公环境为律所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新南博已蓄势待发。
南博所的“新”不仅仅是办公条件的优化升级,这里的“新”更代表着,每一位“南博人”的思想革新。现代社会下经济环境的深刻转型、信息数据的立体传输,案件纠纷的类型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律所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在角逐中日益激烈。这也警醒着每一位“南博人”,必须要切实抓好案件核心,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才能在坚守行业初心的前提下,积极转思求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律所的新出路,也才能使南博律所屹立于行业核心不倒,始终成为业界标杆。
二、从科研中突破“新”
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是每一位“南博人”寻求思想转变的破冰之旅。科研工作要求南博律师跳出“重实务、轻科研”的怪圈乱象,更加注重“以科研提升实务、以实务反哺科研”的双向推进。“双肩挑”的南博律师们,将会以更加卓越的法律思想,更加严谨的法律逻辑,为当事人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能为南博所的科研之路拔得头彩。具体而言,科研工作的类别分为:研究项目(课题)、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专项成果)、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专利、软件等的著作权)、学术交流(学术讲座、报告会等)四类。
研究项目主要以课题为主,和律师们相关的课题当属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人为社科类科研项目具体又包括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两类:纵向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而横向项目则是指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南博律所的科研启动,可以依照“厅级—省部级—国家级”的步骤,循序渐进的展开,在逐步打磨中形成自身的科研团队,以塑造出独特的“南博品牌”。目前,上海市已经率先推动“上海首创,博士后科研项目设进律所”的课题合作项目。在这样风向标的指引下,南博律所对于课题研究的规划尝试也已经开始杨帆启航。
论文成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律师们相关的论文类别当属于CSSCI核心、北核、中文核心期刊,而初步涉入这个领域的南博律师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论文开始着手,从能在知网、万方、维普任一数据库首页检索到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始,再慢慢转向高级别论文刊物的撰写,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意识,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
著作成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既包含专著,也包含编著(主编、参编)和教材撰写。著作类成果,需要发表在国家认可的一级、二级、三级出版社中,方能认定为著作类成果。律师们可以先从论文开始,在积累了一定论文数量的基础上,再逐步向著作类成果迈进。
学术交流是强化律师们思想转化的主要途径。学术交流是各位学者们百家齐放的思想争鸣,能使律师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问题逻辑,搭建问题模型,并在交流中用多方位的视角对其进行一一拆解。不得不说,学术交流头脑风暴的洗礼,是每一位律师成长路上的必修之课。
三、从实践中克服“新”
“实践才是硬道理”,从科研中培养的思维模式,需要实践到具体的实务之中。从实践中克服“新”,南博律师需要迅速武装好自己,扎实做好实践中的基础工作,这是每一位“南博人”的基本素养。实践中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诉讼法律检索快速查找的指引、法律尽职调查实战的掌握、三大诉讼文书的撰写、合同审查的思维与方法、民商事庭审中的要点与技巧等,南博律师要求只有在实践中扎好基本功,才能迅速摘掉“新手”之帽,也才能稳健的走好律师的每一步路,实现真正的“厚积而薄发”。
下一篇:如何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