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北京某大学教师宫某被学生常某强实名举报,指控其存在引导男学生发生性关系、泄露研究生考试面试题目、套取科研经费等师德失范行为。校方经调查后,对宫某作出开除党籍、撤销职称、解除聘用关系等处理,并报请上级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澎湃新闻)
以案释法
(一)师德失范与学术不端
泄露考试题目:违反《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套取科研经费: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或《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第三条(虚构支出套取经费)。
(二)学生权利保护
1. 受教育权与申诉权:常某强的举报行为受《教育法》第四十三条保护(学生有权对学校侵权行为提出申诉或诉讼)。
2. 人身权与精神损害赔偿:若宫某的行为导致常某强精神损害(如焦虑、抑郁),常某强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三)性侵犯的刑法适用
同性性侵犯的法律定性: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强制猥亵罪的对象为 “他人”,包括男性。若宫某的行为涉及强迫或威胁,可能构成该罪。常某强需提供非自愿性行为的证据(如聊天记录、监控录像),否则可能因证据不足难以追究刑事责任。
(四)科研经费套取的法律责任
宫某若通过虚开发票、虚构劳务等方式套取科研经费,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案例参考: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因套取科研经费 3410 万元被认定为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纵向经费(国家拨款)明确属于公共财物,横向经费需根据合同约定判断;“利用职务便利” 的认定:课题负责人的经费审批权属于职务便利(如李宁案);“非法占有目的” 的判断:资金用于个人投资、消费可直接认定;用于 “后续科研” 需实质性审查(如公司是否实际参与科研)。
【引用声明】本文案例及法律法规来源已在文中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云南南博律师事务所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